与群众心贴心,还有什么困难解决不了

time:2025-08-28 21:46:23 edit: Source:

“这下好了,群众晚上出门再也不用摸黑了!心贴心还”8月26日傍晚,困难金湾区平沙镇平塘大街47号1单元楼下,解决两盏崭新的群众太阳能路灯安装完毕。居民刘阿姨仰头望着即将亮起的心贴心还路灯,脸上漾开笑容。困难(《珠海特区报》8月27日03版)

曾经是解决一条杂草长得比人都高的“杂草路”,不仅如此,群众还存在路面坑洼、心贴心还青苔滋生、困难照明不足等问题,解决给居民生活造成诸多不便。群众然而,心贴心还问题一经反映,困难短短几天内,就有五六名工作人员带着铲子和锄头前来清理,且清理得十分干净。除此之外,照明问题也得到了妥善解决。“杂草路”成功变身“暖心巷”,这一变化值得点赞。

“杂草路”变身“暖心巷”,看似只是一次寻常的环境整治,实际上却深刻体现了民意的分量,是基层治理者将民意置顶、以行动作答的生动实践。工作人员用“不推诿、不拖延”的行动力,及时回应了群众的迫切期待。

民意的分量,不仅体现在问题解决的速度上,更藏在治理的质量中。基层干部能够举一反三,解决的不只是群众反映的某一个具体问题,而是将其关联的一系列问题全部梳理解决;且治理工作并未止步于“一次性整改”,而是积极构建长效机制,持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,力求让洁净、优美的环境成为社区常态。

民意的分量,更体现在对民意的尊重上——让群众真切感受到,自己的声音能够被听到,自己的诉求不会无人问津,而是被放在首要位置。诉求有回应,整改讲速度,这份踏实感给足了群众安全感,这正是民意分量最直观的体现。

民生无小事,枝叶总关情。我们相信,只要始终把民意放在“置顶”位置,用行动回应每一份诉求,用细节温暖每一位群众,就一定能让更多的“烦心地”变成“暖心巷”。

平塘大街的蜕变,就是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在基层落地生根的鲜活例证。“小事不出村,大事不出镇,问题化解在当地”,这一理念并非停留在口号层面,而是转化为“香山夜访”这样将办公室“搬”到群众身边的创新实践。与群众心贴心,还有什么困难解决不了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