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上新广东·新粮仓图集

time:2025-09-06 01:27:51 edit: Source:

海上新广东·新粮仓图集_南方+_南方plus

蔚蓝海面上,钢铁平台如巨人般巍然屹立。东新台风来临前,粮仓“湛农1号”工作人员正抢抓时间投放饲料,图集18根深入海床的海上桩柱让这座投资3300万元的海洋牧场曾成功抵御17级超强台风。不远处,新广“海威2号”的东新三万立方米水体中,鳘鱼、粮仓军曹鱼等高端鱼群悠然游弋;珠海万山群岛畔,图集“格盛1号”刚刚完成首批章红鱼收获,10万斤优质海鱼跃上大湾区餐桌。

“湛农1号”是全国首个自主升降海洋牧场平台。(柯学潜 摄)

“湛农1号”是全国首个自主升降海洋牧场平台。(柯学潜 摄)

“格盛1号”2025年完成首季试养,收获章红鱼超10万斤。(黄坚文 摄)

“格盛1号”2025年完成首季试养,收获章红鱼超10万斤。(黄坚文 摄)

智能化深远海养殖平台“海威2号”一年四季鱼获不断。(蓝东旭 摄)

智能化深远海养殖平台“海威2号”一年四季鱼获不断。(蓝东旭 摄)

广东的目光早已越过近岸浅滩,投向浩瀚深蓝。6517个重力式深水网箱、15座桁架类智能网箱星罗棋布,构建起全国最大的深远海养殖矩阵。在阳江青洲岛,“风机导管架+养殖网箱”一体化装备开创水上发电、水下养鱼的立体开发模式;湛江湾实验室里,科研人员成功培育出30万尾硇洲族大黄鱼苗,为深海养殖注入“种业芯片”。

湛江深海网箱养殖优势产区产业园。(视觉中国供图)

湛江深海网箱养殖优势产区产业园。(视觉中国供图)

“海洋牧场+海上⻛电”是阳江的重要探索。(视觉中国供图)

“海洋牧场+海上⻛电”是阳江的重要探索。(视觉中国供图)

开渔季,湛江渔人码头热闹非凡,鱼获丰富了人们的餐桌。(蓝东旭 摄)

开渔季,湛江渔人码头热闹非凡,鱼获丰富了人们的餐桌。(蓝东旭 摄)

虾蟹肥美,让人垂涎三尺。(吴秒衡 摄)

虾蟹肥美,让人垂涎三尺。(吴秒衡 摄)

在阳西县沙扒镇的“海洋种苗硅谷”,7200平方米的工厂化育苗车间内,9000尾亲鱼每年孕育520亿尾鱼苗。这里打破自然束缚,实现四季产卵,让“看天吃饭”成为历史。2024年,广东海水鱼苗产量占据全国半壁江山,67.96亿尾鱼苗游向万里海疆。

每年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都会展出许多水产新品。(吴秒衡 摄)

每年中国水产种业博览会都会展出许多水产新品。(吴秒衡 摄)

产业链条持续向精深加工领域拓展。在珠海斗门的预制菜产业园,先进的液氮速冻技术高效锁鲜,将鲜活海鱼转化为多种即烹美味,显著延长保质期,打通了从海洋到家庭的便捷通道;惠州双月湾的渔民们也借助电商直播,将地方特色的金鮸鱼加工成系列热销产品,带动销售额大幅增长。“广东鲜品”区域公用品牌效应不断凸显,推动水产品溢价能力整体提升,粤字号渔鲜正以更高品质走向全国市场。

创新预制菜让菠萝和金鲳鱼碰撞出新的火花。(李睦宇 摄)

创新预制菜让菠萝和金鲳鱼碰撞出新的火花。(李睦宇 摄)

2024年,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,连续30年领跑全国。4100公里海岸线上,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超百个,形成集种业研发、装备制造、精深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。这片蔚蓝海域正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要地,书写着“向海要粮”的崭新史诗。

一座座海上粮仓,犹如灯塔屹立于茫茫大海。(柯学潜 摄)

一座座海上粮仓,犹如灯塔屹立于茫茫大海。(柯学潜 摄)

碧波万顷间,一座座钢铁平台犹如海上灯塔,照亮了现代渔业的发展之路。广东以科技为楫、以创新为帆,在浩瀚南海耕牧深蓝,为中国人端稳“海鲜碗”注入强劲动能。

采写: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嘉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