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上新广东·新生态图集

time:2025-09-02 22:41:13 edit: Source:

海上新广东·新生态图集_南方+_南方plus

碧海绿岸,万物共生

南海之滨,海上海岸线蜿蜒如诗

广东,新广这片被蔚蓝环抱的东新热土

正以绿色为笔

描绘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的崭新画卷

湛江特呈岛生长着全球罕见的红树林古树群。(蓝东旭 摄)

湛江特呈岛生长着全球罕见的红树林古树群。(蓝东旭 摄)

从空中俯瞰,海上连绵的新广红树林犹如一道“绿色长城”,静静守护着海岸线;碧波间,东新中华白海豚跃出水面,生态舞动着生命的图集韵律。潮水退去,惠东好招楼湿地公园的滩涂渐渐显露。曾经荒芜的滩涂,如今已披上绿装。红树林——这些“海岸卫士”不仅净化海水、防风固岸,更成为众多生物栖息的家园。通过退塘还林、湿地修复,广东红树林面积已达1.14万公顷,位居全国首位。

惠东县用十年时间将破碎化的红树林斑块培育成万亩连片湿地。(彭华 摄)

惠东县用十年时间将破碎化的红树林斑块培育成万亩连片湿地。(彭华 摄)

茂密的红树林如绿色长城抵御风浪,林间栈道上游客络绎不绝。(彭华 摄)

茂密的红树林如绿色长城抵御风浪,林间栈道上游客络绎不绝。(彭华 摄)

湛江雷州湾,近千头中华白海豚在澄澈的海水中逐浪嬉游。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,它们被誉为“海上大熊猫”,是海洋生态的“活指标”。广东现有6个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,其中珠江口水域种群超过2000头。今年,不日召开的十五运更将中华白海豚作为运动会吉祥物,使其成为广东生态文明的动人象征。

广东湛江雷州湾海域出现成群的中华白海豚。(图源视觉中国)

广东湛江雷州湾海域出现成群的中华白海豚。(图源视觉中国)

蓝天碧海之间,候鸟翩跹。黑脸琵鹭、勺嘴鹬等珍稀鸟类在红树林与滩涂间低头觅食,灵动的身影宛如自然协奏曲中的音符。据统计,2025年广东越冬水鸟数量达12.9万只,同比增长超15%。深圳湾已成为黑脸琵鹭全球第三大栖息地,生态修复成效显著。

珍稀飞禽云集,湛江红树林成“鸟的天堂”。

珍稀飞禽云集,湛江红树林成“鸟的天堂”。

深圳湾公园红树林自然保护区,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。(视觉中国供图)

深圳湾公园红树林自然保护区,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。(视觉中国供图)

生态改善的同时,绿色经济也在蓬勃发展。雷州半岛“红树林种养耦合”生态养殖模式,实现亩产收益提升至7600元;惠东成功交易全国首宗红树林碳汇开发权,竞拍金额超400万元;广州南沙通过生态修复,年接待游客近6000万人次,“蓝色旅游”蔚然成风。

雷高镇正在大力推动红树林保护与水产养殖耦合发展。(程麒 摄)

雷高镇正在大力推动红树林保护与水产养殖耦合发展。(程麒 摄)

广州,南沙湿地公园水草丰美,大量候鸟在空中展翅飞行。(视觉中国供图)

广州,南沙湿地公园水草丰美,大量候鸟在空中展翅飞行。(视觉中国供图)

从红树林的翠绿延展,到白海豚的欢腾跃动,从候鸟的翩跹起舞到生态经济的蓬勃兴起,广东正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笔,在蔚蓝国土上书写着一部蓝绿交织、万物共生的宏大诗篇。

采写: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嘉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