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东41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有着怎样的新气象?
东莞港巨轮穿梭、集装箱起落不息;
汕头南澳岛上早已游人如织,海上
欢笑声与海浪声交织成片;
无人机和观光飞行器划出优美的新广弧线,
为旅客带来低空俯瞰海洋的东新新视角;
岸边的开渔节庆典正迎来高潮,
锣鼓喧天,气象千帆竞发,图集
人潮随着渔民的海上号子涌动;
从港口到海岸,从天空到海洋,新广
广东海洋不再只是东新风景,
更成为融合旅游、气象科技与文化的图集广阔舞台。
近海养殖的鱼排与远处的海岛遥相呼应。(黄坚文 摄)
开渔时节,湛江海域千帆竞发。(蓝东旭 摄)
茂名博贺渔港的祭海大典人潮涌动。(吴秒衡 摄)
东莞港码头,往来货船络绎不绝。(黄坚文 摄)
广东的海岛如散落于碧波之上的珍珠,依循“一岛一品”的独特理念,各自绽放出迥然不同的韵味。游客可在阳江海陵岛的十里银滩踏浪而行,聆听“南海一号”沉睡千年的丝路回响;在湛江特呈岛蜿蜒的红树林间,感受生态野趣与自然静谧;还可登上珠海蔚蓝海域中的“格盛一号”养殖平台,体验现代科技与休闲海钓融合的新奇。数据显示,2024年,广东沿海城市共接待游客7.3亿人次,实现旅游收入近万亿元——海岛旅游,正迅速崛起为广东海洋经济中新的增长极。
阳江海陵岛十里银滩是广东著名海边旅游胜地。(视觉中国 供图)
湛江呈特岛的红树林,是孩子们研学旅游了解生态知识的好去处。(蓝东旭 摄)
万山群岛上的民宿每年接待无数游客。(黄坚文 摄)
科技也为海洋经济插上了翅膀。广东低空经济迅速崛起,载人无人机航线即将贯通珠海水域与周边海岛。未来游客可搭乘飞行器穿越岛群,俯瞰碧波之上的壮丽景色。无人机物流网络也已投入运营,实现医疗急配、生鲜速达和高精度海洋监测,成为“智慧海洋”建设中的重要一环。
珠海的桂山岛建成了全国首个无人机海岛运营基地,坐上载人无人机俯瞰海岛风光将不再是梦。(受访者供图)
物流无人机极大提升了海岛物流配送效率。(受访者供图)
每年开渔季,则是海洋文化与旅游融合的高潮。今年8月,阳江海陵岛千帆竞发,拉开南海开渔序幕。数千游客涌入茂名博贺渔港,参与祭海仪式、渔家宴、沙滩音乐会,感受浓郁的渔家风情。中山横门、湛江遂溪、汕头海门等地也相继推出渔歌会、头鲜拍卖、激光秀等特色活动,将传统渔业升华为全民共享的文化盛宴。
早起到博贺渔港尝第一口鲜。(吴秒衡 摄)
海边狂欢从白天延续到黑夜。(吴秒衡 摄)
丰富的渔家宴让人垂涎三尺。(吴秒衡 摄)
当夕阳为红树林镀上金边,夜市的灯火渐次亮起,广东的海,已不仅是地理意义上的蔚蓝,更成为一条融合生态、科技与人文的崭新航道,持续向世界发出邀请。
采写:南方农村报记者 李嘉镓